西山南浦:意象之外的意象——兼论宋代文人情感构造的视点
【出 处】:《
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
》
CSSCI
2012年第41卷第1期 116-119页,共4页
【作 者】:
伍德林
[1] ;
董春林
[2]
【摘 要】
唐宋诗词里的意象词汇基本涵盖了社会生活诸层面,其被艺术化过程当与唐宋社会生活变迁息息相关。比如唐诗宋词的“南浦”,一如北方的“长亭”,常常被用来代指南方送行的场所。但宋代诗词中的“南浦”,尤其对举名词“西山”、“南浦”,在其成为意象名词之初并非泛指送行场所,至少在宋代文人赋予其意象功能之前还仅仅是某个景观方位名词。然而,由唐到宋,随着市俗文化的发展,这些原本朴素的地理方位或景观名词被文人们在诗词之中大量使用,从而赋予其多重的文化意蕴,进而借助其市俗社会生活的真实情态,勾勒出浓重的艺术情感。
相关热词搜索:
上一篇:论庄子自然哲学观中的生态美学
下一篇:林语堂《吾国与吾民》的后殖民主义解读